效果图:素材:操作步骤:第一步:打开PS,按Ctrl+O将‘城市夜景’素材图层放入,就得到“图层 0 ”图层;接着按Alt+F+L将‘雨天玻璃窗’素材图层置入,按C......
2023-06-16
之前,我们对使底层图像变亮的模式“变亮”、“滤色”、“颜色减淡”、“线性减淡”与“浅色”有了相应的了解,知道它们可以起到使图像和调色教程">色彩提亮的作用。那么,本篇则介绍Photoshop图层模式中使底层图像变暗的模式“变暗”、“正片叠底”、“颜色加深”、“线性加深”与“深色”,以及对比上下图层的“差值”与“排除”也可以起到压暗图像的作用。
与使底层图像变亮的“颜色减淡”、“线性减淡”和“浅色”模式一样,在图像上使用“变暗”、“正片叠底”混合时,其黑色会完全消失,任何比黑色亮的区域都可能加亮下面的图像。下面,先从图层混合模式的原理开始:
打开Photoshop,新建一个灰度模式的正方形文档。打开工具箱上的“渐变工具”,在弹出的“渐变编辑器”对话框中,选择“黑白渐变”,设置平滑度值为“0%”,如图1所示。
图1 设置渐变编辑器
在新建文档上从左到右拉伸黑白渐变,并查看直方图,如图2所示。有兴趣可以比较一下平滑度100%和0%的直方图有什么不同。
图2 黑白渐变效果及直方图显示
打开图层面板,复制“背景”层,得到“背景 副本”层,并顺时针旋转90度,如图3所示。
图3 复制图层并旋转方向
在打开的图层面板下方,按“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”按钮,选择菜单里的“色调分离”命令,在弹出的“色调分离”对话框中设置“色阶”值为“10”,这时便出现了10个色阶条纹,如图4所示。
图4 色调分离灰度图像
依据以上形成的色阶模式而奠定了理解图层混合模式的基础,下面逐步对使底层图像变亮的几种模式进行深入剖析。
1、“变暗”模式
“变暗”是“变亮”的相反模式,Photoshop自动检测红、绿、蓝三种通道的颜色信息,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暗的部分作为结果色,其中比结果色亮的像素将被替换掉,就会露出背景图像的颜色,比结果色暗的像素则保持不变,如图5所示。
图5 “变暗”模式的结果色
接着,我们看看,“变暗”模式在图像上产生的效果,打开一张外景拍摄的人像照片,新建“图层1”层,填充为橙色,如图6所示。
图6 打开图像文件新建图层并填充橙色
然后,设置“图层1”层填充的橙色混合模式为“变暗”,叠加于“背景”层的图像上,即产生并显示其混合效果。如图7所示。
图7 “变暗”模式混合图层的图像效果
“变暗”模式对于相同图像之间的互叠不产生直接效果,没有互融性,但是应用于色彩的重叠可得以直观的变调效果,而不影响到图像的明暗层次变化,适当调节填充色彩图层“变暗”模式的不透明度,即能让图像大放异彩。下面展示的左图是原片,右图则是填充了黄色的图层通过“变暗”模式叠加在图像上所产生的结果,收敛了黄色的张扬,与画面调和形成了统一感。
原片
2、“正片叠底”模式
同样Photoshop自动检测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,结果色也是选择较暗的颜色,任何颜色与黑色混合将产生黑色,与白色混合保持不变。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涂抹时,画笔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则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。如图8所示。
图8 “正片叠底”模式的结果色
打开一张影棚拍摄的人像照片,新建“图层1”层,填充为绿色,如图9所示,准备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。
图9 打开图像文件新建图层并填充绿色
设置填充绿色的“图层1”层的混合模式为“正片叠底”,叠于“背景”层的图像上,显示其绿色叠加的图像效果,如图10所示。
图10 “正片叠底”模式混合图层的图像效果
除此之外,如遇上曝光过度的照片,“正片叠底”模式还有压暗画面的作用,下面就打开一张实景拍摄得偏亮且局部曝光稍有过度的照片,如图11所示。
图11 偏亮的照片
打开图层面板,复制“背景”层得到“背景副本”层,并设置“背景副本”层的图层混合模式为“正片叠底”,立现压暗了偏亮的画面,显现更多细节,如图12所示。
图12 “正片叠底”模式压暗画面的效果
再复制“滤色”模式的“背景副本”层得到“背景副本2”层叠加于上,进一步压暗画面的亮度,擦出曝光正常的部分,留存局部曝光稍有过度恢复回来的层次,弥补画面不足之处,如图13所示。
图13 “正片叠底”模式的双重应用效果
“正片叠底”模式具备恢复曝光过度照片层次的功能,而且不受Photoshop的版本局限,那么,同样可以混合色彩,得到图像与众不同的凝重感色调效果。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“正片叠底”模式制定照片色调时,多采用明亮的色彩溶叠,否则会有抑制住画面的明暗度,甚至损失暗部层次。下面展示的左图是原片,右图则是填充了青绿色的图层通过“正片叠底”模式叠加在图像上所产生的结果,幽暗中不失层次,有着别具一格的冷艳。
原片
“正片叠底”模式
3、“颜色加深”模式
依然是Photoshop自动检测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的颜色信息,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基色变暗,反映的混合色为结果色,如图14所示。
图14 “颜色加深”模式的结果色
打开一张室内拍摄的人像照片,新建“图层1”层,填充为青色,如图15所示,进行图层的混合。
图15 打开图像文件新建图层并填充青色
接着,设置填充青色的“图层1”层的混合模式为“颜色加深”,叠加于“背景”层的图像上,使色彩与图像混合成,如图16所示。
图16 “颜色减淡”模式混合图层的图像效果
“颜色加深”模式适合高调照片的色彩处理和着色,不宜过重过浓,否则会出现生硬的色阶,而对比度的过大不但会造成画面变得更暗,还会损失很多层次。下面展示的左图是原片,右图则是填充了青色的图层通过“颜色加深”模式叠加在图像上所产生的结果,淡淡的青色附着于白色的墙体上,如同又换新颜一般。
原片
“颜色加深”模式
4、“线性加深”模式
Photoshop自动检测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的颜色信息,通过减少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,如图17所示。
图17 “线性加深”模式的结果色
仍然打开一张实景拍摄的人像照片,新建“图层1”层,填充为黄绿色,如图18所示,进行色彩与图层的混合。
图18 打开图像文件新建图层并填充黄绿色
设置填充绿色的“图层1”层的混合模式为“线性加深”,叠加于“背景”层的图像上,产生混合出绿调的效果,如图19所示。
图19 “线性加深”模式混合图层的图像效果
“线性加深” 模式同样也可以压暗画面,降低色彩的明度,并且色彩感觉较为自然。右图则是填充了橙黄色的图层通过“线性加深”模式叠加在图像上所产生的结果,丰富了与众不同的画面色彩,呈现出霞光般的色光效果。
原片
“线性减淡”模式
5、“深色”模式
比较混合色和基色的所有通道值的总和,并显示值较小得颜色。“深色”模式不会生成第三种颜色,但可以通过变暗混合获得。因此,它从基色和混合色中选择最小的通道值来创建结果色。
打开一张影棚拍摄的人像照片,新建“图层1”层,填充为红色,如图20所示,准备混合。
相关文章
效果图:素材:操作步骤:第一步:打开PS,按Ctrl+O将‘城市夜景’素材图层放入,就得到“图层 0 ”图层;接着按Alt+F+L将‘雨天玻璃窗’素材图层置入,按C......
2023-06-16
先看看效果图下面是素材截图图片总是塑造的结果,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你想要达到的氛围的照片。我受到这个简单的女商人的股票的启发,因为她想起了电影Flashdance中的詹妮弗&mid......
2023-06-16
这并不是一篇手把手教大家修图的教程,主要是分享修图的思路和步骤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首先,问你一个问题,以下两张海报哪一张更能打动你,并促使你购买?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右......
2023-06-16